北京1月18日,券商海通國際一份在14日發布的2025五大猜想的報告流出,“五大猜想”最後一條猜想是小米並購蔚來。

這是蔚來被並購的話題,第一次在行業被嚴肅提出。
雖然海通國際在該“五大猜想”標注是基於對技術、經營,以及競爭的認識和分析,給出僅供思路方向的建議,而並非基於充分證據以及信息做出的預測。
海通國際表示,小米並購蔚來後,蔚來換電使用範圍得以擴大,甚至在專利保護下開放給其他車企。
目前,根據報道,小米和蔚來尚未對此做出回應。
海通國際還預測,理想、TSLA、小米確立在中國智駕的領先地位。
關於中國智駕市場,海通國際似乎忽視了華為的存在。
回到海通國際高喊小米並購蔚來,這標誌著蔚來在2025年的命運會成為行業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。

根據蔚來的財報顯示,其每個季度虧損59億人民幣左右的情況持續了7個季度,現金流緊張是蔚來現在必須要麵臨的最大問題。
在營收層麵,蔚來寄予厚望的第二品牌樂道,並沒有在銷量上展示出超出市場預期的表現,蔚來將原因歸於產能不足。從目前的各方麵情況來看,似乎這種說法站不住腳。
確實,在中國這個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工業克蘇魯麵前,產能不足的情況就不應該存在。隻有刻意的控製引導才會導致產能不足,例如小米汽車。
隻要願意,在訂單預期充足的前提下,爆產能是相當容易的。
至於在NIO DAY 2024發布的ET9和第三品牌螢火蟲的首款產品,也並不被認為能帶來銷量的大提升。

當蔚來被公開討論並購,這意味著蔚來到了新的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。李斌走到了和2019年麵臨一樣的情況。
但,蔚來這一次要麵臨的情況複雜得多。一方麵在於蔚來消耗了千億資金仍舊看不到銷量增長的希望,另一方麵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格局完全不同了。
更為重要的是,李斌在2019年後的曆次融資中,其持有的蔚來的股票和投票權也不斷減少。在消耗千億資金後,新的資金要進來,也有可能會深入研究一個問題----李斌適不適合繼續領導蔚來。
如同曾經的地產優等生萬科,今年頻頻被公開討論麵臨退市的可能性。在前兩天被媒體報道祝九勝被公安機關帶走,導致祝九勝淩晨發朋友圈“辟謠”。
但,這僅僅是開始,而不是結束。
一旦蔚來再一次引入資本,甚至如海通國際預測的被並購,小米並購蔚來,那麽,李斌大概率就要淡出了。
海通國際的五大猜想,有且僅有小米並購蔚來是關於國內市場的猜想,其他四個中的兩個是美國市場的猜想,分別是社交領域的X並購Tik-Tok和Truth後完成重新上市,以及半導體領域的Intel分析fabless賣給QCOM、fab與TSMC在美國JV成立ASMC。
2025年,無論是世界還是行業,都會繼續發生更為深刻的變化。